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特点:免疫性疾病,为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特点
(1)急性型:较多见。发病前有急性病毒感染史。
突出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多为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癜,皮疹分布不均,四肢为多,在易于碰撞的部位更多见。
少数有结膜下或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少见,如一旦发生则预后不良。
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2)慢性型:病程超过6个月。
起病缓慢,出血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
针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及治疗
辅助检查:
(1)血象:血小板<100x109/L,有贫血,白细胞正常;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凝血时间正常。
(2)骨髓象: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以小型巨核细胞为主。
治疗原则: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抗血小板抗体减少。
(3)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颅内出血或急性内脏大出血危及生命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要点
(1)口、鼻黏膜出血:
浸有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棉球、纱布或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以油纱条填塞。
(2)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失血性休克——面色苍白加重,呼吸、脉搏增快,出汗,血压下降;
颅内出血——患儿烦躁、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昏迷等;
脑疝——呼吸变慢或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复习攻略】
护理措施记忆窍门:止血防感染,观察防受伤。
【特别注意】
血液病 |
病因 |
血常规 |
症状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属于 |
骨髓中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生成的血小板功能不正常及血小板破坏过多 |
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值 |
轻者有皮肤,牙龈,鼻子出血,严重者会有内脏及颅内出血会危及生命 |
过敏性紫癜 |
不属于 |
血管的炎症性反应 |
正常 |
四肢出现对称分布的出血点,此病容易影响到胃肠道、关节及肾脏 |
护师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护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