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C )
A.康德 B.孔德
C.培根 D.洛克
2.学校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体系中,“六学二馆”出现于( B )
A.汉朝 B.唐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朝
4.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著作是赫尔巴特的( D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普通教育学》
5.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D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欧洲
6.“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B )
A.皮亚杰 B.杜威
C.陶行知 D.卢梭
7.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途径是( A )
A.沟通 B.控制
C.监督 D.反馈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B )
A.准专业 B.专业
C.普通职业 D.非专业
9.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以此来确定教育目的,这一观点被称为( B )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教育学理论流派,被称为( C )
A.文化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1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是典型的( B )
A.教育万能论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环境辐和论
12.在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
A.家庭环境 B.遗传素质
C.社会人文地理环境 D.教育
13.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 )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1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建立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开展集体活动
15.根据知识本位的课程观,课程的内容就是( C )
A.经验 B.体验
C.知识 D.活动
16.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 )
A. 教学 B.社会实践
C.科学探究 D.课外活动
1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D )
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8年
19.非指导教学法的哲学基础是( C )
A.实用主义 B.建构主义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20.我国中小学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
A.班集体 B.学生会
C.少先队 D.共青团
21.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 D )
A.地方性法规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法
22.力求使教育活动本身审美化,这是学校美育中的(D )
A.艺术美育 B.自然美育
C.社会美育 D.教育美育
23.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C )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学科课程 D.外围课程
24.学校咨询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最关键的因素是( A )
A.来访学生的信任和参与 B.咨询人员的素质
C.心理测评的准确性 D.咨询所处的环境
25.在教学活动中,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B )
A.教学手段 B.教学模式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26.专业咨询人员对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矫正,目的在于( D )
A.早期干预 B.问题预防
C.发展指导 D.缺陷矫正
27.我国的高考充分体现了测验的( C )
A.激励 功能 B.诊断功能
C.区分、选拔功能 D.评定功能
2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任何过错,对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C )
A.负主要法律责任 B.负次要法律责任
C.不负法律责任 D.负全部法律责任
29.暗示教学法强调( A )
A.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使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B.教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学习结果
C.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用纲要信号图式标示出来
D.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30.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D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教育机智
32.教学原则
33.儿童个体发展
34.教育目的
35.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新特征。
37.中小学体育有哪些基本任务?
38.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39.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一题回答。应写出选答题号,多选答者只按前一题计分。本大题12分)
40.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
41.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42.下面是某报记者与一位小学生的对话:
记者:你今天上哪玩去了?
学生:没上哪,在家和同学玩电脑,还看了×××的飞车过黄河。
记者:当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过……我更希望他掉下去。
记者:(大吃一惊)为什么?
学生:你不觉得那才更刺激吗?许多人急得团团转,追踪、打捞、抢救……当然他最后成功了,也挺不错。
记者:你崇拜他吗?
学生:不,我有自己的理想。
记者:你的理想是什么?
学生:(笑起来,很干脆)挣大钱。
记者:我是问你将来想当什么样的人,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商人……
学生:那还用问,哪个挣钱多就当哪个呗。
记者:你为什么想挣大钱呢?
学生:叔叔你想想,这个世界没有钱怎么行?有很多钱才能享受。我将来要买汽车、买房子,还要周游世界呢。
记者:如果你的老师让你谈理想,你也这么说吗?
学生:不,那可不行,跟他随便谈一个他希望听的就行了。
……
请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角度,结合案例谈谈怎样对这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