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叩诊检查方法及异常胸部叩诊音简述
1.胸部叩诊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关节。检查顺序为: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告知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肩胛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比较叩诊音的变化。
正常肺野叩诊呈清音。心肺及肝肺交界处叩诊呈浊音。肝脏和心脏部位叩诊呈实音。胃泡区叩诊呈鼓音。叩诊肺野时若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则视为异常叩诊音。
(1)浊音或实音:肺大面积含气量减少或不含气的病变,如大叶肺炎、肺不张、肺肿瘤等;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实音)等。
(2)过清音:肺含气量增多,如肺气肿、肺充气过度(哮喘发作)。
(3)鼓音:叩诊部位下方为气体所占据,主要见于气胸,偶见于靠近胸壁的直径大于>3——4cm的空洞或空腔。
2.肺界叩诊通常检查锁骨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的肺下界。叩诊音由清音区移向浊/实音区时为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左右腋中线第8肋问、左右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体型瘦长者可下移一个肋间,体型肥胖者可上移一个肋间。左锁骨中线上有心脏影响,不检查肺下界。
(2)肺下界检查异常:肺下界上移见于肺不张、胸腔积液、膈肌瘫痪、肝脏肿大等。单侧肺下界下移常见于气胸,双侧下移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3)肺底移动度:先于平静呼吸时叩出肺下界,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向下叩诊。清音转为浊音作一标记。恢复平静呼吸,然后再深呼气后屏气,自上向下叩至浊音,标记。两标记之删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多种肺实质和肺问质疾病,以及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等。
异常胸部叩诊音简述
在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如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即为异常叩诊音,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有病理改变存在。异常叩诊音的类型取决于病变的性质、范围的大小及部位的深浅而定。深部病灶或直径小于3cm的病灶或少量胸腔积液,叩诊常无异常发现。
1.异常浊音或实音
胸部异常浊音或实音是由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不含气的肺病变、胸膜病变、或胸壁组织局限性肿胀所致。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肺部病变肺炎、肺结核、肺栓塞、肺脓肿、肺部肿瘤、肺水肿、肺部广泛纤维化和肺包囊虫病等。
(2)胸膜病变胸腔积液、胸膜肿瘤和胸膜肥厚等。
(3)胸壁病变胸壁水肿、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等。
2.过清音见于肺弹性减弱而含气量增多时,如肺气肿等。
3.鼓音见于肺内含气量明显增加,如肺大疱和大空洞等,或胸膜腔内积气。常见疾病如下:
(1)肺部疾病:如肺结核巨大空洞、肺脓肿、肺部肿瘤或肺囊肿破溃形成的空洞、肺大疱等。
(2)其它疾病:气胸、膈疝等。
若空洞巨大,位置表浅且腔壁光滑或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叩诊时局部虽呈鼓音,但因具有金属性回响,故又称为空瓮音(amphorophony)。
4.浊鼓音 当肺泡壁松弛,肺泡含气量减少的情况下,如肺不张、肺炎充血期或消散期、肺水肿等,局部叩诊时可呈现一种兼有浊音和鼓音特点的混合性叩诊音,称之为浊鼓音。
内容来源: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