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成人高考

考试吧>成人高考>成人高考模拟试题>正文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20)
考试吧 2016-07-22 17:01:11 评论(0)条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20)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20)

  一、选择题

  1.柳永的《八声甘州》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怀古伤今

  C.伤春惜别

  D.羁旅行役之苦

  2.在下列词作中,采用铺叙手法描写景物的是(  )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作家是(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

  4.柳永《八声甘州》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叹年来踪迹

  C.不忍登高临远

  D.想佳人妆楼长望。

  5.“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借代

  6.柳永的词集是(  )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二、填空题

  1.柳永,原名三变,字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柳永的作品集叫《__________》。

  3.“惟有长江水,__________”。

  5.“望故乡渺邈,__________”。

  三、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翅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3.何事苦淹留

  4.想佳人,妆楼长望

  5.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四、简答题

  1.这首词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蕴涵的深意是什么?

  2.这首词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3.贯穿全词的线索是什么?

  4.下片写佳人的手法有何作用?

  5.《八声甘州》是如何做到借景抒情、情景栩生的?

  6.概括《八声甘州》上片写景层层铺叙的特点?

  7.“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五、分析题

  1.阅读这首词的上片,然后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

  (2)这段文字是以什么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3)划分出这段文字写景的层次。

  2.阅读这首词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

  (1)在转换角度、驰骋想象的那层描写下面划上横线。

  (2)作者本在“登高临远”,却还要说“不忍登高临远”,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思绪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好处?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参考答案:

  一、

  1.D

  2.B

  3.B

  4.C

  5.D

  6.B

  二、

  1.耆卿;柳七;柳屯田

  2.《乐章集》

  3.无语东流

  4.归思难收

  三、

  1.到处;苒苒,同“荏苒”,渐渐过去;美好的景物

  2.渺茫遥远

  3.长期停留

  4.抬头凝望

  5.怎;这里表时间;如此

  四、

  1.对游子漂泊不归、青春难再的感伤。

  2.反映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感。

  3.“登高临远”四个字。

  4.化实为虚,借人映己,以已之思写彼之思,以对方盼自己归去的设想进一步表达出词人不堪羁旅之苦的思乡之情。

  5.全词开头两旬总写秋景,其中“江天”二字下面铺叙景物提供了广阔的总背景。“潇潇”写秋雨之声,“洒”字写秋雨之态,用以抒发作者感触到的凄凉萧索氛围。下面的雨后暮景及“渐霜风”三句,抒发了秋风肃杀、使人难忍、游子飘零的感慨。下面众芳摇落,又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之悠悠,表达了作者凄清落寞、惆怅万千的人生感伤。下片仍是即景生情,表达了作者独客他乡的万般苦况。

  6.《八声甘州》在结构上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手法。如上片,起笔两句先总写秋景,为下面铺叙景物、抒发情思提供萧索冷落的总背景。“渐霜风”三旬,进一步渲染秋风横扫关河、夕阳沉沉西下的苍凉气氛,渗进天涯行客的无尽伤感。接下来铺陈眼前近景,叹众芳播落、节序如流。“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再宕开去,江水无语东流,人亦黯然伤忧。通过层层铺叙,将天涯游子的内心情感步步深入地表达了出来。

  7.这句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衬托出词人惆怅万端、无可诉说的人生落寞,从而流露出词人因长年飘泊、一事无成而产生的青春不再、人生如梦的感伤。

  五、

  1.(1)以凄凉衰残的秋景,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愁情。

  (2)铺叙。

  (3)这段文字对景物的描写可以分为四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为第一层,总写暮秋傍晚的雨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为第二层,由远及近,具体写雨后秋景。“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为第三层,写近景。“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为第四层,是对江水的特写。

  2.(1)“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是驰骋想象的句子。

  (2)作者本来明知“登高临远”会徒增乡思,但情不自禁地又去“登高临远”,这正表现出作者乡思难禁、内心强烈的痛苦与矛盾。

  (3)作者由淹留异乡的自叹自怨,驰骋想象,写家乡佳人的妆楼痴望,最后又在佳人面前为自已辩白,归结到自己正凭栏望乡,愁苦满怀。作者的思绪由已及彼,又由彼及已;由现实到想象,又由想象到现实,曲折多变。这种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不仅写出了归思之切,相忆之深,而且表现了自己对闺中人的关心和知心。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展开全文

成人高考万题库

更多
语文
语文
已有3132800人做题
下载
政治
政治
已有12868903人做题
下载
英语(高起点)
英语(高起点)
已有1145228人做题
下载

成人高考章节课

全部科目

成人高考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