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注册会计师

考试吧>注会CPA>注册会计师历年真题>财务成本管理>正文
2009年注册会计师旧制度《财管》试题及答案
中华会计网校 2009-09-01 00:58:42 评论(0)条

  欢迎进入:注册会计师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更多信息请访问:注册会计师考试论坛









 



 



  一、单选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权益净利率=资产利润率×权益乘数=资产利润率×(1+产权比率)=20%×(1+1)=40%

  点评:该题不难,主要是要清楚“资产利润率”指的是“资产净利率”,以及“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2009年实现了可持续增长,所有者权益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10%,所有者权益增加=2400×10%=240(万元)=2009年收益留存,所以,2009的收益留存率=240/600×100%=40%,股利支付率=1-40%=60%

  点评:本题不难,考核的是可持续增长的基本知识,考生不应该丢分。

  3.答案:C

  解析:第四季度采购量=3500+800-1000=3300(千克),货款总额=3300×25=82500(元),第四季度采购材料形成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计为82500×70%=57750(元)。

  点评:本题也不难,考核的是采购预算和应付账款预算。只要采购量的计算正确,本题不会丢分。

  4.答案:B

  解析:债券价值=债券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期限越长,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越大,所以,债券价值越大。

  点评:本题不难,考核的是对债券价值公式的理解。

  5.答案:B

  解析:风险调整折现率法采用单一的折现率同时完成风险调整和时间调整,这种做法意味着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加大,可能与事实不符,夸大远期现金流量风险。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题目不存在难度。

  6.答案:C

  解析: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1+9/息税前利润=4,解得:息税前利润=3(万元),故利息保障倍数=3/1=3。

  点评:本题考核了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和利息保障倍数的公式,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100-350×3)×6/3=100(元)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考生对于“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计算公式的记忆,没有难度。

  8.答案:B

  解析:离心多元化,是指企业进入与当前产业不相关的产业的战略。如果企业当前产业缺乏吸引力,而企业也不具备较强的能力和技能转向相关产品或服务,较为现实的选择是采用离心多元化战略。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对离心多元化战略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二、多选题答案

  1.答案:BCD

  解析: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财务目标的一种,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财务目标的准确表述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权益价值+债务价值,企业价值的增加,是由于权益价值增加和债务价值增加引起的,只有在债务价值增加=0的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本的差额来衡量,只有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价的上升才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加,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股东财富的增加被称为“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就是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及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准确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2.答案:AB

  解析: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税后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税后利息率)×净负债/股东权益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杠杆贡献率”、“净财务杠杆”的计算公式,以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的分解公式,没有难度。

  3.答案:ABCD

  解析:根据投资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计算公式可知,选项A、B的说法正确;根据教材132页的图4-14可知,选项C的说法正确;机会集曲线的横坐标是标准差,纵坐标是期望报酬率,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的相关知识,略有难度。

  4.答案:AB

  解析: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对“可控成本”概念的理解,没有难度。

  5.答案:ABC

  解析: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因此,选项A的说法正确;营业收益理论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此,选项B的说法正确;权衡理论认为,当边际负债税额庇护利益恰好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时,企业价值最大,达到最佳资本结构;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尽管会导致权益成本的上升,但在一定程度内却不会完全抵消利用成本率低的债务所获得的好处,因此,会使加权平均成本下降,企业总价值上升。由此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除了净收益理论和营业收益理论容易记混淆以外,本题没有难度。

  6.答案:BCD

  解析:非增值成本是由于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的低效率而发生的作业成本,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选项B的说法正确;只有增值作业,才能产生增值成本,增值成本=当前的实际作业产出数量×(标准单位变动成本+标准单位固定成本),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增值作业是指那些需要保留在价值链中的作业,而非增值作业是指那些不应保留在价值链中的作业,需要将它们从价值链中消除或通过持续改善逐步消除,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对“非增值作业”、“增值成本”、“非增值成本”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考生容易认为选项A的说法正确。

  7.答案:BD

  解析:成熟期的产品属于金牛产品,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成熟期开始的标志是竞争者之间出现挑衅性的价格竞争,因此,选项B的说法正确;成熟期虽然市场巨大,但是已经基本饱和,扩大市场份额已经变得很困难,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与成长期相比,成熟期的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达到中等水平,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容易认为选项A的说法正确。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当长期资本不变时,增加长期资产会降低营运资本,而营运资本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参见教材43页)

  点评:本题考核的内容比较间接,考生短时间内不容易找到思路,容易出错。

  2.答案:√

  解析:净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有息负债-金融资产)/股东权益,由于内部融资增加的是经营负债,不增加有息负债,所以,不会增加净负债;因此,本题的关键是看股东权益的变化。由于是盈利企业,所以,净利润大于零,由于留存收益率大于零,因此,留存收益增加,从而导致股东权益逐步增加,所以,净财务杠杆逐步下降。

  点评:本题比较有新意,比较容易出错。

  3.答案:×

  解析:债券的实际周期利率=债券的名义利率/年内复利次数=债券的票面利率/年内复利次数。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对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债券的实际周期利率”不是“债券的实际年利率”,本题不太容易出错。

  4.答案:√

  解析: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杠杆租赁和直接租赁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向出租人租入资产。

  点评:本题如果不仔细审题,把“承租人”看成“出租人”,则容易出错。

  5.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教材318页图11-8的内容,根据该图可知,原题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做错。

  6.答案:×

  解析: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点评:本题中,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不变,并不是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不变,如果不仔细看题,容易出错。

  7.答案:√

  解析:投资报酬率是相对指标,因此,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投资报酬率指标的不足是:部门经理会放弃高于资本成本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资本成本的某些资产。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投资报酬率”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缺点,考生可能会对其优点不太熟悉。

  8.答案:×

  解析:在业务动因、持续动因和强度动因中,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强度动因的执行成本最昂贵,持续动因的成本居中。

  点评:本题在08年的考题中出现过,如果对教材内容不熟,比较容易出错。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数、概率和现值系数精确到万分之一。在答题卷上解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答案】

  (1)

  预计2009年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2008年实际 2009年预计
销售收入 3 200 3840
净利润 160 192
股利 48 57.6
本期留存利润 112 134.4
流动资产 2552 3062.4
固定资产 1800 2160
资产总计 4352 5222.4
流动负债 1200 1440
长期负债 800 1171.2
负债合计 2000 2611.2
实收资本 1600 1724.8
期末未分配利润 752 886.4
所有者权益合计 2 352 2611.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4 352 5222.4

  资产销售百分比=4352/3200×100%=136%

  负债销售百分比=1200/3200×100%=37.5%

  销售净利率=160/3200×100%=5%

  留存收益率=112/160×100%=70%

  需要从外部筹资额=3200×20%×(136%-37.5%)-3200×(1+20%)×5%×70%=630.4-134.4=496(万元)

  外部融资额中负债的金额:1171.2-800=371.2(万元)

  外部融资额中权益的金额:1724.8-1600=124.8(万元)

  (2)可持续增长率=112/(2352-112)×100%=5%

  外部融资额:

  4352×5%-112×(1+5%)-1200×5%=40(万元),因为不增发新股,所以外部融资全部是负债。

  2.【答案】

  (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量折现:

项目 现金流量(元) 时间 系数 现值(元)
丧失的变现收入 (50000) 0 1 (50000)
丧失的变现损失抵税 (200000-18000×5-50000)×25%=(15000) 0 1 (15000)
每年税后运行成本 110000×(1-25%)=(82500) 1-6 4.3553 (359312.25)
每年税后残次品成本
8000×(1-25%)=(6000)
1-6 4.3553
(26131.8)
每年折旧抵税 18000×25%=4500 1-5 3.7908 17058.6
残值变现损失抵税 (200000×10%-0)×25%=5000 6 0.5645 2822.5
合计       (430562.95)

  旧设备每年的折旧额=200000×(1-10%)/10=18000(元)

  (2)更换新设备的现金流量折现:

项目 现金流量(元) 时间 系数 现值(元)
新设备的购买和安装 (300000) 0 1 (300000)
避免的运营资金投入 15000 0 1 15000
每年税后运行成本 (85000)×(1-25%)=(63750) 1-6 4.3553 (277650.375)
每年税后残次品成本 (5000)×(1-25%)=(3750) 1-6 4.3553 (16332.375)
折旧抵税 27000×25%=6750 1-6 4.3553 29398.275
残值变现收入 150000 6 0.5645 84675
残值变现收益纳税 [150000-(300000-27000×6)]×25%=(3000) 6 0.5645 (1693.5)
丧失的运营资金收回 (15000) 6 0.5645 (8467.5)
合计       (475070.48)

  每年折旧额=300000×(1-10%)/10=27000(元)

  (3)两个方案的相关现金流出总现值的净差额=新-旧=475070.48-430562.95=44507.53(元)

  应该继续使用旧设备,而不应该更新。

  3.【答案】

  (1)

  (2)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

  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3600/360=10(件)

  如果延迟交货1天,则交货期为10+1=11(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10=110(件),概率为0.25

  如果延迟交货2天,则交货期为10+2=12(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10=120(件),概率为0.1

  如果延迟交货3天,则交货期为10+3=13(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3×10=130(件),概率为0.05

  ①保险储备B=0时,再订货点R=10×10=100(件)

  S=(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

  TC(S,B)=6×5×10+0×4=300(元)

  ②保险储备B=10时,再订货点R=100+10=110(件)

  S=(120-110)×0.1+(130-110)×0.05=2(件)

  TC(S,B)=2×5×10+10×4=140(元)

  ③保险储备B=20时,再订货点R=100+20=120(件)

  S=(130-120)×0.05=0.5(件)

  TC(S,B)=0.5×5×10+20×4=105(元)

  ④保险储备B=30时,再订货点R=100+30=130(件)

  S=0

  TC(S,B)=30×4=120(元)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

  考虑缺货情况下,外购相关总成本=36720+105=36825(元)等于自制情况下相关总成本36825元。

  4.【答案】

  (1)股价上升百分比=(46-40)/40×100%=15%,股价下降百分比=(40-30)/40×100%=25%

  期望报酬率=4%/4=上行概率×15%-(1-上行概率)×25%

  上行概率=0.65

  下行概率=1-上行概率=0.35

  Cu=46-42=4(元)

  Cd=0

  期权现值=(4×0.65+0×0.35)/(1+1%)=2.57(元)

  (2)套期保值比率=(4-0)/(46-30)=0.25

  借款=30×0.25/(1+1%)=7.43(元)

  由于期权价格低于期权价值,因此套利过程如下:

  卖出0.25股股票,借出款项7.43元,此时获得0.25×40-7.43=2.57(元),同时买入1股看涨期权,支付2.5元期权费用,获利2.57-2.5=0.07(元)。

  5.【答案】

  (1)期末在产品=200+20-180=40(件)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50%=20(件)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600+4750+950+700)/(180+20)=70(元/件)

  产品销售成本=2800+(140-40)×70=9800(万元)

  产品边际贡献=92×140-9800-570=2510(万元)

  税前利润=2510-2000-300=210(万元)

  (2)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0+(2000+140)/(180+20)=80.7(元/件)

  产品销售成本=(2800+560)+(140-40)×80.7=11430(万元)

  税前利润=92×140-11430-570-300=580(万元)

  五、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数、概率和现值系数精确到万分之一。在答题卷上解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答案】

  (1)经营现金净流量=61.6+23×(1-20%)+30-[(293-222)-(267-210)]=96(亿元)

  购置固定资产支出=(281-265)+30=46(亿元)

  实体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购置固定资产支出=96-46=50(亿元)

  (2)实体价值=50/(12%-6%)=833.33(亿元)

  股权价值=833.33-164=669.33(亿元)

  (3)实体价值=700+164=864(亿元)

  864=实体现金流量/(12%-6%)

  实体现金流量=51.84(亿元)

  (4)经济利润=61.6+23×(1-20%)-(164+158)×12%=41.36(亿元)

  2.【答案】

  (1)

  产品成本计算单(按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

  单位:元

项目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作业成本 成本合计
生产
准备
机器
加工
产品
组装
质量
检验
市场
营销
传统产品 16050   310 6120 4048 248 0 26776
新型产品 4820   248 2295 1518 620 1950 11451

 (2)

  产品成本计算单(按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

  单位:元

项目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作业成本 成本合计
生产
准备
机器
加工
产品
组装
质量
检验
市场
营销
传统产品:                
已分配作业成本   300 6000 4000 240 0 10540
作业成本调整额   10 120 48 8 0 186
合计 16050   310 6120 4048 248 0 26776
新型产品:                
已分配作业成本   240 2250 1500 600 2000 6590
作业成本调整额   8 45 18 20 -50 41
合计 4820   248 2295 1518 620 1950 11451

  生产准备作业差异调整率=[558-(0.75×400+2.4×100))]/(0.75×400+2.4×100)=1/30

  机器加工作业差异调整率=[8415-(15×400+22.5×100))]/(15×400+22.5×100)=0.02

  产品组装作业差异调整率=[5566-(10×400+15×100))]/(10×400+15×100)=0.012

  质量检验作业差异调整率=[868-(0.6×400+6×100))]/(0.6×400+6×100)=1/30

  市场推广作业差异调整率=(1950-100×20)/(100×20)=-0.01

  (3)最低销售量下所需机器加工工时=390×1+110×1.5=555(小时)

  最高销售量下所需机器加工工时=452×1+150×1.5=677(小时)

  由于现有的作业能力650小时低于677小时,所以,企业不能按可实现的最高销量来组织生产,必须放弃一部分临时订单。

  按照最低销售量剩余工时=650-555=95(小时)

  传统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100-66.35)/1=33.65(元/小时)

  新型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160-113.9)/1.5=30.73(元/小时)

  由于传统产品单位小时边际贡献大于新型产品,所以优先考虑生产传统产品;

  传统产品达到最高销售量需要的机器加工作业工时=(452-390)×1=62(小时)

  生产传统产品的件数=62/1=62(件)

  剩余工时=95-62=33(小时)

  还能生产新型产品的件数=33/1.5=22(件)

  G公司可接受的临时订货数量为生产传统产品为62件,新型产品为22件。

 

展开全文

注册会计师万题库

更多
会计
会计
已有481162人做题
下载
审计
审计
已有220078人做题
下载
财务成本管理
财务成本管理
已有136963人做题
下载

注册会计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